学院新闻
北京理工大学许稼教授应邀来院作学术报告
2013年12月24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毛二可院士科技创新团队”的许稼教授应孙波教授课题组邀请来院作了有关“参数化雷达信号处理和科研论文写作”的报告。孙波教授,余先川教授,张钟军教授等学院相关老师和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报告会,并进行了交流。
许稼教授从“参数化信号处理概述,参数化SAR运动目标检测与自聚焦,参数化ISAR三维成像与横向定标,检测前聚焦与参数化”四个大的方面对参数化雷达信号处理从框架性概念,理论发展过程和分析思考,未来展望进行了全面而且详细的介绍,从中体现了许稼教授在该领域多年来系统、连贯而且深入的科研和工作。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许稼教授还从“稳定长期的研究积累,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不畏艰险的科研选题,开阔灵动的思想创意,正确客观的文章定位,苦心孤诣的推敲锤炼,顺其自然的等待跟进”七个方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使在场老师和同学受益匪浅。
附:个人简介
许稼,教授,博导。本硕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博士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2005年于清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经教育部引进到清华任教,2011年聘为博导。2012年经引进到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毛二可院士科技创新团队”担任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北理工杰出中青年教师”。始终围绕新体制雷达和声纳信号与信息处理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高分辨率成像、检测与估计、目标识别、多源信息融合、电磁态势仿真、混沌非线性理论等。承研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重大、教育部行业支撑重点、"十五"~"十二五"专项及基金、航天创新基金和横向合作等40余项。
目前,在《IEEE TGRS》、《IEEE TAES》、《IEEE TSP》、《中国科学》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录用论文186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2篇,EI收录10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2本,申请发明专利21项(授权12项)。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担任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担任863、总装、空军和海军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担任《电波科学学报》、《雷达科学技术》核心期刊编委,担任《IEEE TGRS》、《IEEE TAES》、《IEEE TSP》、和《中国科学》等20余个重要期刊审稿人。担任“CIE Radar”、“APSAR”、“WCSP”和“全国雷达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分会主席。

联系电话:010-58807943
邮编:10087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外大街19号电子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