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公告及下载»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虚拟人与多模态智能”国际学术成果交流活动举办

  时间:2025-10-23  浏览:

2025年10月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俄罗斯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ITMO University)人工智能人才中心联合主办的中俄人工智能、虚拟人与多模态智能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线上形式成功举行。会议通过线上平台连接北京与莫斯科两地,吸引两校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学者参与,围绕技术创新、学术合作与未来合作方向展开深度交流。

两国学者通过线上平台完成开幕、学术报告与圆桌研讨。参加交流的人员涵盖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俄罗斯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的人工智能人才中心、转化医学与创新学院、科学中心与国际项目中心的专家近30人,充分体现双方跨学科、多机构协作的广度。

此次交流活动旨在搭建中俄AI领域学术交流桥梁,具体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强化双方在人工智能、多模态技术及数字人领域的科研合作,促进研究者资源共享;二是集中展示双方最新研究成果,针对AI发展中的理论瓶颈与实践挑战展开对话;三是在“人工智能创新”及未来计划构建的合作框架下,明确联合开展科研以及合作项目推进的核心方向。

交流活动的议程紧凑且聚焦,分为启动环节、两轮学术报告及圆桌会议三大核心板块。交流启动环节由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廖英,俄罗斯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转化医学与创新学院院长Andrey Anfinogenov以及人工智能人才中心主任Dmitriy Botov分别致欢迎辞,强调中俄AI合作的战略意义,并介绍此次交流的目标。


学术交流环节分两场开展,首场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张鸿文老师分享“构建真实感数字人——从重建到生成”,王一凯老师分享“从单文本或单图像到可控3D与视频生成”,黄石生老师分享“鲁棒的3D高斯泼溅重建与编辑”,张少魁老师分享“交互式场景合成与质量评估”。第二场俄罗斯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Valentin Malykh分享“基于强化重排序的代码生成迭代自训练”, Ilya Makarov分享“大型语言模型智能体(LLM-agents)中的情感偏差与战略决策”, Andrey Kuznetsov分享“多模态架构中视频上下文处理的高效方法”, Evgeniy Kokuykin分享“鲁棒性、安全护栏与智能体安全的应用研究”, Elena Shakina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应用的科学计量证据”,为大家呈现跨领域的技术突破。


随后围绕“中俄AI研究合作前景”,双方学者重点围绕联合学术探索及国际合作项目交流等问题开展了探讨,并明确下一步在组建联合研究团队并推进合作项目等方面的核心目标。

在中俄两国推动各领域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此次活动作为两校AI领域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机遇,不仅展示了双方最新科研成果,更为未来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奠定基础。随着双方协作的持续推进,有望在数字人、多模态智能等关键领域形成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全球AI技术发展贡献“中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