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公告及下载»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智创未来第四十二期 | 华为ICT大赛路演暨昇思MindSpore技术赋能会

  时间:2025-09-29  浏览:


2025年9月28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创未来”第四十二期:华为ICT大赛路演暨昇思MindSpore技术赋能会——北京师范大学专场在海淀校园电子阶梯教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由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ICT人才发展专委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本次活动通过赛事解读、技术培训与经验分享,深化产教融合,有效助力学生衔接行业前沿与实践创新。本次技术赋能会由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计卫星主持,现场共100余名同学参与,此外还有百余名同学通过线上课程参与,氛围热烈。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黄华代表校方作开场致辞。他指出,智能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的刚需,学院始终以培养契合人工智能领域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而华为ICT大赛作为全球高校瞩目的年度赛事,是打通课堂理论与行业实践的关键纽带。他鼓励同学们把握此次机会,主动学习前沿技术、借鉴优秀经验,在赛事与实践中锤炼能力,成为智能领域的实践型人才。




华为ICT人才发展部校企合作总监刘耀林代表企业方致辞,并作赛道详解。他强调华为始终致力于通过赛事、技术开源等形式,与高校共建育人平台,并期待与北京师范大学深化合作,为行业输送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路演阶段,他深度解读了华为ICT大赛的各类赛道与赛事细节,从赛道分类、赛道发展历程、获奖案例、赛道规划、报名流程、评审标准等维度展开,重点说明了本届赛事各个赛道的规则概览,强调了赛事的多样性及其为同学们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的重要特点,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参赛方向指引。




第九届华为ICT大赛创新赛获奖团队代表吴玲同学作经验分享。她结合自身备赛经历,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认识赛事、团队组建、选题、技术攻关等的参赛全流程,还分享了赛事中选题方向、材料准备重点、路演答辩、应对评审提问等的实用技巧,强调了作品完整性、选题切入痛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积极参加,用真实经历激发了在场同学的参赛热情。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商业精英赛具体规则、参赛人员及分工细节、参赛者个人能力准备建议等问题积极提问,华为北京人才发展经理崔宇逐一耐心解答,进一步扫清了同学们的参赛疑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在技术赋能环节,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计卫星以大模型技术为主题,做思MindSpore技术赋能主题报告。他从大模型生态应用、AI技术栈切入,对比了国内外的大模型生态,希望大家尽快熟悉体系。随后,他从AI框架概念、模型开发流程、AI框架和大模型的关系、大模型特点出发,详细介绍了思MindSpore。接着,他对标华为ICT大赛创新赛赛道,结合往届题目、社区资源等,对思MindSpore赛题进行了细致解读。最后,他就Token介绍、大模型推理过程、典型应用生态、服务框架、模型词表等方面进行了大模型知识提要。此报告明确了掌握思MindSpore对提升竞赛项目开发效率的价值,帮助同学们将技术理论与赛事实践衔接。




接着,进行线上结课测试。测试内容围绕MindSpore,旨在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帮助其及时巩固技术要点,为后续将框架应用于赛事或科研项目奠定基础。现场和线上的同学们专注使用设备答题参与,展现了良好的学习风貌。




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系统掌握了华为ICT大赛的参赛路径,通过获奖经验分享汲取了实战技巧,更通过思MindSpore技术培训,切实提升了前沿AI框架的应用能力,深刻感受到ICT领域的创新潜力与发展机遇。未来,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以“智创未来”系列活动为载体,深化与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围绕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应用、行业发展、专业竞赛等主题,持续开展校企交流系列活动,进一步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为行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