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荣誉!我院七位教师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近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这一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采用总引用量、H指数、HM指数等六种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因其严格的遴选标准和数据驱动的客观性,该榜单在国际上被广泛视为衡量学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该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其中,“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统计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表现,“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则聚焦上一年度的学术影响力。
在此次公布的榜单中,我院共有七位教师荣耀入选。其中黄华、王川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侯赛辉、黄永祯、王立志、王玫、张鸿文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人工智能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此次多名教师同时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不仅是对各位教师长期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学院整体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同时,也为学院建设世界一流人工智能学科注入了强劲动力。
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黄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图像/视频处理、计算摄像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任务,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与互联网领域。
王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量子计算和量子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5000余次,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2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霍英东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通信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
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侯赛辉副教授,主要从事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视觉和多模态大模型等相关研究。在TPAMI、IJCV、CVPR、ICCV、ECCV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CF-A/ECCV/IEEE Transactions论文47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32篇,Google引用次数4000余次。申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多个企业横向合作项目。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入选2023-2025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黄永祯教授,多模态感知与计算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AI4Science等。在人工智能领域出版专著1部并发表论文130多篇,引用约9000次,获近100项专利授权和10多项荣誉奖励,如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中科院青促会、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华为昇腾MVP等。
王立志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视频处理、计算摄像学、计算机视觉与智能媒体计算。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创新装备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包括华为、OPPO、兵科院、航天五院。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TPAMI、IJCV、TIP等CCF A类期刊和CVPR、ICCV、MM等CCF A类会议,担任IEEE TIP编委(Associate Editor)。荣获CCF A类会议ACM MM 2022最佳论文提名奖、中国电子学会201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IEEE VCIP 2016最佳论文奖、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王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与模式识别。已在IEEE TPAMI、IEEE TIP、PR、CVPR、ICCV等领域内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谷歌学术引用56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企业横向等多个项目。获邀担任IEEE TPAMI、IEEE TNNLS、IJCV、CVPR、ICCV、ECCV、ACM MM等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获得2023年度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2年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张鸿文副教授,主要从事虚拟数字人和人形智能体的运动捕捉、化身重建、具身交互与行为生成等研究,发表TPAMI/TOG和SIGGRAPH/CVPR/ICCV等顶刊顶会论文40余篇,包含口头报告/亮点论文7篇,Google Scholar引用量5000余次,一作提出的动捕系列开源算法累计获GitHub星标上千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想蓝天基金等科研项目,入选或获评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

联系电话:010-58807943
邮编:10087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外大街19号电子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