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公告及下载»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人工智能学院2026年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博士研究生通知

  时间:2025-09-05  浏览:


北京师范大学2026年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工作已经开始,请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bnu.edu.cn/),认真阅读北京师范大学2026年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博士研究生办法(https://yz.bnu.edu.cn/detail/010488a9-2a7d-4905-86fc-4afadc0ad2a2,查看申请条件、申请程序等。人工智能学院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日程安排如下

报名及时间安排

请考生在91112:00登录北京师范大学2026年推免申请系统进行申请(https://yzh.bnu.edu.cn/www/tm/xs/login),无需寄送纸质版材料,申请材料电子版按照要求上传系统,(超大申请材料附件可以同时发送ai@bnu.edu.cn,邮件名称:报考专业+硕士/直博/卓越博士+姓名)。系统内材料收到情况最晚于91123:59进行状态更新,推免复试时间暂定915-16日,具体安排后续通知,请考生一定提前合理安排行程、购买车票。其他推免信息公告、复试安排等,将在北京师范大学推免申请系统中公布,请申请人随时登陆系统,了解相关信息。

我院今年招收推荐免试类型包含硕士、本直博和卓越博士,本直博及卓越博士导师简介如下,欢迎各位考生报考。



白璐

招收卓越博士;招生专业及方向:140500智能科学与技术,01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交叉科学部首届国家优青(2021),教育部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2015),百度全球华人AI青年学者(2022),曾入选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APR Newsletter下一代报道(2016,全球每年四位青年学者)。英国约克大学博士(2015),师从皇家工程院院士Edwin R. Hancock教授。研究方向:结构模式识别、图机器学习、金融人工智能、智能教育等。发表TPAMITKDEICMLNeurIPS等国际权威期刊会议论文130余篇,包括:8ESI热点/高被引、3IAPR/IEEE国际会议最佳/杰出论文奖,2CCF中国数字金融大会与中国图机器学习会议优秀海报(TNNLS 2023 & AAAI 2025)。担任权威期刊IEEE TNNLSPattern RecognitionNeural Networks编委。成果曾应用于科大讯飞等实际业务,或形成报告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纳。

招生标语:欢迎对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及其交叉创新应用感兴趣的同学与我联系(要求:数学、编程和英语基础较好)。


常亮

招收本直博;招生专业及方向:140500智能科学与技术,  04媒体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图形图象学会视觉大数据专委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委员。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常亮老师在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图形与空间计算团队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图形图像的合成与编辑、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与推荐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等。近期在研项目包括:《素描次序约束下的逼真人脸素描合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1-2027.12,主持;《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1-2022.12,子课题负责人;《基于正畸数字虚拟人模型的人机交互交互系统构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2023.11-2026.12,子课题负责人;《基于大数据和卷积申请网络构建脑震荡后综合症的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A类,2023.11-2025.12,子课题负责人。在IEEE Trans. Pattern Anal. Mach. Intell.IEEE Trans. Image Process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ICIP等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招生标语:招生专业背景不限(包含并不限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数学等专业)。希望你热爱科学研究,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PythonC/C++等),以及中英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崔振

招收本直博;招生专业及方向: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4计算机视觉与情感计算。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于20146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涉及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目前聚焦于图深度学习和概率分布学习理论及其在视觉感知理解和其他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至今在IEEE汇刊(IEEE T-PAMI)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A类会议论文100余篇,其中含一作/通讯IEEE汇刊和CCF A类会议近70篇,Google学术引用达万次。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初选名单(全国共20篇),获IEEE Computer Society最佳论文奖、IEEE T-AFFC最佳论文奖,获航天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指控学会发明二等奖、多次国内外重大/重要赛事冠亚军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装备发展部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

招生标语:欢迎计算机、数学、物理等学科同学报考!基础扎实、自我驱动、团队协作和英文优异者优先!


郭建伟

招收本直博;招生专业及方向: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虚拟现实应用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三维视觉。已在TOGTPAMICVPRICCV等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自然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持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曾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会员,获得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二等奖、中国体视学学会青年科学技术奖、CVMJ期刊年度最佳论文奖等10项学术奖励。担任国际著名SCI期刊The Visual Computer编委及VCIBAVRIH期刊青年编委。

招生标语:图形不止可视,空间亦能思考!在虚拟与现实的交汇处,与你共创沉浸式数字未来。



黄华

招收本直博、卓越博士;招生专业及方向: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5智能媒体计算。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 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图像/视频处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部分成果在工业、国防、互联网行业得到应用。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常务理事、多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电子与信息学报》副主编。

招生标语:做有用的研究,详情请戳团队主页 vmcl.bnu.edu.cn



黄永祯

招收本直博、卓越博士;招生专业及方向: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4计算机视觉与情感计算。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模态感知与计算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AI4Science等。在人工智能领域出版专著1部并发表论文130多篇,引用8000多次,获近100项专利授权和10多项荣誉奖励,如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中科院青促会、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华为昇腾MVP等。现任/曾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和视觉检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国际期刊Neurocomputing编委以及10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招生标语:志向和热爱是成就伟大的双翼!欢迎立志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卓越成就、追求高标准的同学加入我们团队!


计卫星

招收本直博;招生专业及方向: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7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成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 ACM SIGOPS/ChinaSys执行委员,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并行与高性能计算、大规模代码分析与优化,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国际会议(TPDSTACOPLDIICSERTSSFSE DATE 等)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各1项,2022年入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

招生标语:做系统,做最懂计算机的人。



田沄

招收本直博;招生专业及方向:140500智能科学与技术,  04媒体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人工智能系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工会副主席(兼职)、发展与政策研究室兼职研究员,UNESCO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第四届顾问委员会委员,MICS“计算机辅助诊断与预后”专题副主席、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医学影像专委会委员。参与国家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起草工作,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项目、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北京市科委项目等评审。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及委托项目15余项,在Knowledge-Based SystemsEuropean RadiologyACM TISTMICCAI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2012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22年评为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领军人才项目资助。

招生标语:期待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现感兴趣、自驱力强、刻苦勤奋的你入组!



王胜灵

招收本直博、卓越博士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计算机网络与区块链。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研究领域涵盖大数据网络、区块链、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教育。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题,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70余篇为A类等顶级期刊或会议论文。曾以第一作者获CCFA类期刊TPDS当期唯一亮点文章,获得WASA 2010/2020以及ACM MobiCom Workshop CRAB 2013唯一最佳论文奖。担任IEEE INFOCOM Workshop 2017/2018副主席、IEEE INFOCOM 2016/2018/2019/2020程序委员会委员及IEEE ICDCS 2019程序委员会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曾荣获获第十三届“最受本科生欢迎十佳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10余项教学荣誉,培养的硕博生或入职美国IUPUI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或任职于华为、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或投身知识产权局、发改委、银行等事业单位,在各领域均有出色发展。

招生标语:躺之有道,卷之有术,重在成长而非执于成功,与你共探学术的无限可能!


王立志

招收本直博、卓越博士;招生专业及方向: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5智能媒体计算。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西电本硕博毕业10年,微软亚研院博士联合培养3年,北理工计算机学院任教7年,熟悉工科研究生成长和培养的思路与套路。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增强、计算摄像、视觉感知、语音合成、语音评价。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创新装备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主持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包括华为、OPPO、安克创新等。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TPAMIIJCVTIPCCF A类期刊和CVPRICCVICMLCCF A类会议,担任IEEE TIP编委。荣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CCF A类会议ACM MM 2022最佳论文提名奖、中国电子学会201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IEEE VCIP 2016最佳论文奖、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招生标语:“做有用的研究” 详情请戳团队主页 vmcl.bnu.edu.cn



王志春

招收本直博、卓越博士;招生专业及方向: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6自然语言处理。

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语言与知识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图谱及大语言模型;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担任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CCKS2024CCKS2025)程序会员会主席及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招生标语:欢迎关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大模型方向的推免硕士、“卓越博士”计划考生报考。



余胜泉

招收卓越博士;招生专业及方向:140500智能科学与技术,02教育智能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区域性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



朱倩男

招收本直博;招生专业及方向: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6自然语言处理。

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23年全球AI华人女性青年学者,CIPS青工委成员。主要从事信息检索、推荐系统、基础教育大模型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谷歌学术引用量1000余次。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审稿人,同时以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等多项项目。

招生标语:欢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来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